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P掺杂单壁硅纳米管Mg原子吸附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周爽, 刘贵立, 姜艳, 宋媛媛
计算物理    2016, 33 (5): 554-560.  
摘要653)   HTML0)    PDF (3132KB)(176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和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P掺杂单壁硅纳米管对Mg原子的吸附性能.计算本征、掺杂P、施加形变作用(压缩和拉伸)的(6,6)硅纳米管外壁对Mg原子的吸附能,分析掺杂P前后的成键情况及电荷布局数.结果表明,掺杂P使体系形成Mg-P和Si-P间的离子性键,增强了Si-Si间的离子性键,P掺杂硅纳米管超晶格中离子键与共价键共存;掺杂P后显著提高了硅纳米管外壁对Mg原子的吸附能力;硅纳米管外壁对Mg原子的吸附能在0.25%,0.50%,1.00%,1.25%的压缩量和1.00%,1.25%的拉伸量时增大,可显著增强硅纳米管材料作为增强相时与基体界面间结合的粘附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掺杂碳纳米管环吸附Fe原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杨忠华, 刘贵立, 曲迎东, 李荣德
计算物理    2016, 33 (3): 374-378.  
摘要528)   HTML1)    PDF (1878KB)(159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程序研究N掺杂碳纳米管环结构在变形作用下,外壁对Fe原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构造出的新型纳米结构的结合能为负值,具有稳定存在的可能性;N掺杂碳纳米管环显著提高外壁对Fe原子的吸附能力,这是因为掺杂体系的活度增大,易与Fe原子间形成Fe-N共价结合键.线性增加拉伸和压缩变形幅度,结构外壁对Fe原子的吸附能呈抛物线式快速下降.相比之下,吸附能对拉伸变形更加敏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位错及掺杂对球铁冲击韧性影响的电子机理
杨忠华, 刘贵立, 曲迎东, 李荣德
计算物理    2015, 32 (4): 482-486.  
摘要310)      PDF (1101KB)(1271)   
在球墨铸铁金属基体中建立α-Fe[100](010)刃型位错原子模型,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目的 计算C原子在位错芯区的埋置能、亲和能、电荷布居数等电子参数.结果表明:α-Fe[100](010)刃型位错芯区局域效应集中范围较小并具有C2v点群对称性.位错芯区的能量低谷吸引轻质杂质C原子偏聚,C原子的2p轨道与刃型位错尖端Fe原子的4s价轨道之间发生电荷转移,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使位错运动受阻.Fe-C原子间布居数较大、原子间距离较小表明,Fe-C原子间有生成渗碳体化合物的倾向.Si原子掺杂渗碳体的结合能及各原子轨道分波态密度表明,Si原子能够促使渗碳体分解,析出碳硅化合物成为石墨球化的核心,从而改善球墨铸铁的冲击韧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Co-Ni二次硬化钢的电子结构及合金化行为
张国英, 曾梅光, 刘贵立, 钱存富
计算物理    2000, 17 (4): 433-437.  
摘要254)      PDF (193KB)(1032)   
在紧束缚框架下用Recursion方法计算了高Co-Ni二次硬化钢的电子结构,替位和间隙固溶元素的局域态密度。通过总态密度的积分计算了体系的费米能及原子间相互作用的键级积分,讨论了替位和间隙固溶元素对合金钢物理性质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