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计算物理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基本信息
征稿简则
期刊历史
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作者登录
下载中心
修稿通知
最新录用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审稿政策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张国平[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激光线聚焦驱动平面银靶的二维数值模拟
郑无敌, 张国平
计算物理 2008, 25 (
1
): 36-42.
摘要
(
299
)
PDF
(597KB)(
1196
)
可视化
介绍新研制的二维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程序XRL2D的物理方程以及计算方法,并对神光Ⅱ上典型的类镍银X光激光实验条件,用3种ALE计算方法模拟了预主脉冲线聚焦驱动银平面靶的流体运动.几种方法模拟给出的物理图像清晰且相似,类镍离子丰度分布呈弯月形,同实验上XRL场图呈弯月形分布一致.对3种计算方法给出的结果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平板靶X射线激光流体动力学方程的自相似解
李英骏, 张国平, 张杰, 彭翰生
计算物理 1999, 16 (
5
): 529-535.
摘要
(
272
)
PDF
(259KB)(
1141
)
可视化
从等离子体的流体动力学方程出发,导出了描述激光辐照平板靶条件下产生X射线激光物理过程的自相似方程。由方程得到了不同时期的等离子体参数
T
e
、
L
、
n
e
等。这些参数可以对平板靶X射线激光的实验设计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结果。并为快速定量地解释实验结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学物理工具,使在实验中调整参数成为可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X射线激光全息的理论研究
李敬宏, 彭惠民, 张国平, 雷广玉
计算物理 1997, 14 (
S1
): 421-423.
摘要
(
205
)
PDF
(144KB)(
983
)
可视化
在对实验室X射线激光空间相干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X射线激光全息的一种可行的原理性光路设计,对无透镜傅立叶变换全息的记录和再现过程进行了理论模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双靶对接”类氖锗X光激光高增益实验结果的数值模拟
张国平, 盛家田, 杨明伦, 张覃鑫, 邵云峰
计算物理 1992, 9 (
S1
): 635-635.
摘要
(
124
)
PDF
(108KB)(
748
)
可视化
90年4、5月,我们在神光装置上实现了"双靶对接"类氖锗X光激光的高增益,增益长度积达到15左右。为了分析实验结果和为下一轮的实验进行理论设计,我们编制了模拟X光激光在等离子体增益区中传播放大规律的XBY程序,和JB19程序、ALPHA程序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程序系列,来整体模拟实验室X光激光实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用预脉冲打靶提高强激光吸收效率的模拟计算——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Ⅲ)
彭惠民, 张国平, 盛家田
计算物理 1990, 7 (
1
): 101-107.
摘要
(
248
)
PDF
(453KB)(
1015
)
可视化
在激光聚变中,入射激光的吸收效率的高低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用具有预脉冲的激光束打靶的办法来提高激光的吸收效率,在理论上进行了模拟计算。用一维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激光打靶程序模拟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给出具有或没有预脉冲的强激光打靶产生的等离子体状态,靶物质对入射激光的吸收效率和激光-X光转换效率。模拟计算用波长1.06μm,脉宽600ps,峰值强度1.5×10
12
W/cm
2
的高斯预脉冲照射金平面靶,经过3ns后用峰值强度为3×10
14
W/cm
2
10
14
W/cm
2
的主脉冲打靶,并给出了计算结果。本文还给出了用具有预脉冲的激光束打铁平板靶的计算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强激光与高Z靶的相互作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Ⅱ)
彭惠民, 张国平, 盛家田
计算物理 1990, 7 (
1
): 91-100.
摘要
(
265
)
PDF
(565KB)(
1262
)
可视化
本文用一维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激光打靶程序JB-19模拟了强激光与高Z的金靶相互作用形成的等离子体状态。考虑的物理过程有:韧致效应,光电离和辐射俘获,电子碰撞电离和三体复合,电子碰撞激发和退激发,线辐射和线吸收以及康普顿散射过程等。用波长1.06
μ
m、脉宽600ps和峰值功率密度3×10
14
W/cm
2
的高斯型脉冲辐照厚约20
μ
m的金圆盘靶,计算出的金靶对入射激光的吸收效率和激光-X光转换效率与国外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激光照射中Z薄靶等离子体状态的计算-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Ⅰ)
彭惠民, 张国平, 盛家田, 邵云峰, 张寅春
计算物理 1988, 5 (
2
): 139-147.
摘要
(
208
)
PDF
(499KB)(
921
)
可视化
本文叙述用一维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激光打靶程序模拟计算高功率密度(~10
13
W/cm
2
)激光照射中
Z
介质薄靶形成的等离子体状态。考虑的物理过程有轫致、光电离、电子碰撞电离及它们的逆过程,Compton散射过程等。Compton散射采用Fokker-Planck近似;电子和离子热传导采用限流扩散近拟;光子方程采用多群限流扩散近似;用平均原子模型计算布居数。激光的吸收主要考虑逆轫致吸收。用功率密度分别为5×10
13
W/cm
2
和1×10
14
W/cm
2
,波长0.53μm,脉宽450ps的激光从两面和单面打se薄靶,模拟计算结果与国外的实验结果
[1]
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