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计算物理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基本信息
征稿简则
期刊历史
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作者登录
下载中心
修稿通知
最新录用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审稿政策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张锁春[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庆祝《计算物理》创刊40载
张锁春
计算物理 2024, 41 (
6
): 695-700.
摘要
(
52
)
HTML
(
2
)
PDF
(1218KB)(
266
)
可视化
一转眼,时间过得真快,40年过去了。编委会成员从第一届的二、三十人发展到第七届的五、六十人;编辑部的成员从当初的一个人,逐渐发展壮大,到现在一直维持在四、五人。老编委和老编辑陆续离开工作岗位,但都曾经认真负责、为《计算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编委和新编辑不断加入,推动《计算物理》继续进步,再上新台阶。《计算物理》承载着一代代科学家和办刊人的厚望,在推动科技发展、传播科技文化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后,赋诗一首,祝《计算物理》创刊40载!
四十华章已翻页,而今迈步续新篇。
两弹浇灌核武人,从容笑对向未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计算物理学会大事记(续)(1997—2002)
张锁春, 张天元
计算物理 2002, 19 (
6
): 561-564.
摘要
(
154
)
PDF
(236KB)(
1052
)
可视化
1997年l月20日上午,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会议中心召开第三届计算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常务理事符鸿源、杜书牛、黄敦、王贻仁、张锁春、郝柏林、傅德薰、吴声昌、裴鹿成、张振必、江翼云、刘德贵、经荥清(刘恭梁、赵春洋嗣故请假)出席了会议,京外两位常务理事,即南京大学刘林教授和两北核技术研究所陈雨生研究员也出席了会议因国家气象局的王宗浩研究员病故,特邀清第四届计算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徐祥德研究员参加出席会议的还有张天元和徐家骏两位同志会议议程有:1.第四届年会日程安排;2讨论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初稿,部分内容须作修改和补充;3确定年会大会撤告名单;4就第四届理事会、第三届"计算物理"编委会、第二届"科学与工程计算丛书"编委会的组成人选进行充分讨论;5通过若T决议和设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国内外“计算物理”发展动态(续)
张锁春
计算物理 2002, 19 (
4
): 372-376.
摘要
(
214
)
PDF
(263KB)(
1115
)
可视化
就国内外计算物理的"学会组织"、"系列国际会议"、"相关机构"、"大学教育"和"领域新发展"等议题为内容加以表述,从中看到计算物理跨世纪前后的蓬勃发展及在21世纪的美好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计算周期解的数值方法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9, 16 (
4
): 337-345.
摘要
(
341
)
PDF
(321KB)(
1423
)
可视化
比较系统地叙述计算常微分方程自治系统周期解的数值方法,重点介绍方法或算法的原始构想和过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国内外“计算物理”发展动态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7, 14 (
S1
): 714-721.
摘要
(
295
)
PDF
(268KB)(
1105
)
可视化
我想趁计算物理学会第四届年会召开的机会,向从事计算物理工作的同仁们介绍国内外计算物理发展的一些情况,尽管知道得不多不全,但我想这样做有助于交流,对促进计算物理在中国的发展有好处。本文分为国际和国内两大部分,以正式出版物为依据(绝大部分资料在北京图书馆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能找到),分为杂志类、图书类、丛书类和会议论文集类来叙述,从中看出计算物理的发展动态。本人稍加评注,更多的留给读者自己去评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Ⅱ型超新星铁星核质量对瞬发爆炸的影响
王贻仁, 谢佐恒, 汪惟中,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7, 14 (
S1
): 547-549.
摘要
(
248
)
PDF
(134KB)(
1093
)
可视化
提出了将反弹冲击波在Ⅱ型超新星(SNⅡ)外星核区传输中的光裂解损耗看成为一个可调参量,用构造SNⅡ"瞬发爆炸模型"的方法研究前身星铁星核质量对SNⅡ瞬发爆炸的影响。并且给出了可发生SNⅡ瞬发爆炸的铁星核质量的范围。对WW(1993)SNⅡ前身星模型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铁星核质量过大,它们都不大可能发生瞬发爆炸。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超新星铁星核区对流不稳定的数值模拟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7, 14 (
S1
): 545-546.
摘要
(
240
)
PDF
(100KB)(
1023
)
可视化
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超新星铁星核区中~(0.74~0.91)M
⊙
区间是十分重要的对流不稳定区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计算物理的发展和艾滋病数学模型的提出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7, 14 (
S1
): 411-412.
摘要
(
197
)
PDF
(97KB)(
992
)
可视化
(一)乍看起来,计算物理与艾滋病数学模型毫无关系。此话还得先从计算物理的由来说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计算物理学会活动大事记(续)(1992-1996)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7, 14 (
S1
): 391-395.
摘要
(
198
)
PDF
(192KB)(
1175
)
可视化
[47]1992年1月中旬发出第三届年会的第二次征文通知,顺告理事和有关单位,推荐新一届理事候选人,限于四月底将名单报来,同时也与各个专业组和有关重点单位打招呼,请他们推荐合适的人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方法(综述)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6, 13 (
4
): 385-397.
摘要
(
585
)
PDF
(435KB)(
3031
)
可视化
综合介绍了一种新的纯(Lagrangian方法——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方法,由于它计算空间导数时不需要使用网格,从而避免了高维拉氏差分网格法中的网格缠结和扭曲的麻烦,它对非对称的和内含真空区域的三维问题特别有效。重点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的推导,人为粘性和热传导,自引力、汇和磁场,光滑核的选取,以及SPH执行过程等有关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有关超新星爆发计算中人为粘性的数值实验
谢佐恒, 张锁春, 汪惟中, 王贻仁
计算物理 1996, 13 (
3
): 341-349.
摘要
(
302
)
PDF
(292KB)(
996
)
可视化
通过对同一个前身星模型"WW88",选取三种基本不同形式的人为粘性项的八种不同的情况,作超新星坍缩和爆发的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其数值实验的结果来研究人为粘性在超新星爆发计算中所起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城市火灾蔓延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
黄维章, 张锁春, 雷光耀, 王贻仁
计算物理 1993, 10 (
1
): 9-19.
摘要
(
373
)
PDF
(744KB)(
1156
)
可视化
本文通过对城市布局的简化描述,利用统计数据资料,对辐射和飞火两种蔓延机理进行数学处理,给出了火灾蔓延的动态演变的数学模型,利用日本广岛核爆时积累的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动态模拟试验,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介绍《计算物理报告》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2, 9 (
S2
): 822-826.
摘要
(
212
)
PDF
(326KB)(
916
)
可视化
过去我曾较系统地介绍过《计算物理方法》丛书和《计算物理施普林格系列》丛书,《计算物理》杂志(JCP)、《计算物理通讯》杂志(CPC)以及CPC程序库。现介绍的《计算物理报告》(CPR)是一种综述性国际杂志,它致力于计算物理中的算法和方法,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杂志,它是由欧洲物理学会主办于1983年创刊的。它亦是按卷期出版,每卷约6期,但每期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专题的一个报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Neumann边界条件的处理对差分解逼近精度的影响
黄维章,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2, 9 (
4
): 461-463.
摘要
(
199
)
PDF
(198KB)(
923
)
可视化
本文以一维对流扩散方程为例,较系统地论证了Neumann边界的差分处理对差分解逼近精度的影响。并从数值上考察了Neumann边界的差分处理对二维Poisson方程差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O(h)格式可能导致一阶精度的差分解,也可能导致二阶精度的差分解;而O(h
2
)和O(h
3
)格式产生的差分解只有二阶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核爆火灾蔓延的数值模拟
张锁春, 雷光耀, 王贻仁, 黄维章
计算物理 1992, 9 (
4
): 354-356.
摘要
(
260
)
PDF
(242KB)(
1023
)
可视化
简述了在计算机上数值模拟核爆时引起的火灾对城市建筑烧毁的情况,并利用日本广岛积累的数据,对简单的模型作了数值试验,得到一些定性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计算物理学会活动大事记(1981-1991)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2, 9 (
4
): 339-342.
摘要
(
171
)
PDF
(381KB)(
874
)
可视化
1981年7月24日至8月13日,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秦元勋教授应"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之邀请,在贵阳举办全国性的"计算物理学"讲座。到会代表112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面向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前进——纪念计算物理学会成立十周年
符鸿源, 王贻仁,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92, 9 (
4
): 335-338.
摘要
(
160
)
PDF
(397KB)(
884
)
可视化
中国核学会计算物理学会自1982年8月成立以来,已经历了十个春秋。十年来,学会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团结全国广大的计算物理工作者,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繁荣我国的计算物理,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为振兴中华,加速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一种最优控制数值计算方法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88, 5 (
4
): 443-454.
摘要
(
206
)
PDF
(628KB)(
1017
)
可视化
本文为解决非线性微分方程自治系统的周期轨道的数值计算,提出了一种最优控制的数值计算方法。其方法的实质是利用连续的打靶法,在非线性最小二乘公式的监护下,附加惩罚函数进行控制来实现的。并利用该法计算了典型的化学反应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程序包(ODE PACKAGE)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88, 5 (
3
): 380-380.
摘要
(
186
)
PDF
(50KB)(
1095
)
可视化
《ODE PACKAGE》是用Fortran语言写成的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专用程序包。其功能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给出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除一些常用的数值积分方法外,还有单步自动变步法和Stiff方法。现有十五个方法。第二部分是给出常微分方程自治系统求周期解和周期的数值计算方法。有变分优化算法和最优控制算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布鲁塞尔子的极限环和周期的变分优化算法
张锁春
计算物理 1988, 5 (
3
): 339-349.
摘要
(
182
)
PDF
(604KB)(
953
)
可视化
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分优化算法,利用它数值地同时计算出布鲁寒尔子的极限环和周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恒星的星核区坍缩与物态方程(二)——恒星星核区坍缩的计算
王贻仁, 黄维章, 张锁春, 张天树
计算物理 1987, 4 (
3
): 329-338.
摘要
(
304
)
PDF
(624KB)(
1124
)
可视化
本文用文[17]所提供的物态方程等输入物理因素,以Weaver等的质量为15M
☉
的恒星演化模型为初始模型,对恒星坍缩过程作了数值计算,计算至中心密度为10
14
gcm
-3
。在由平均重核,
α
粒子及自由核子组成的简化核平衡系统基础上,对核的裂解与复合、重核能级激发及电子俘获使物质中子化等过程热效应的处理作了尝试。计算结果表明,我们的结果(用EOS(Ⅰ)态方程)与Van Riper等(用LLPR物态方程)的典型模型(非相对论)结果很接近。当中心密度ρ(A)达1.0×10
14
gcm
-3
。最大坍缩速度为3.8×10
9
cm sec
-1
,相似区质量
M
s
为0.61
M
☉
较Van Riper典型模型值分别大2.7%和7%。在质量壳0.15
M
☉
及0.5
M
☉
,相应的中微子俘陷密度
ρ
trap
为1.55×10
11
及1.8×10
11
g cm
-3
,较VanRiper值分别小3%及10%,而相应的轻子浓度为0.387及0.386较VanRiper分别大895及1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恒星的星核区坍缩与物态方程(一)——坍缩计算输入物理因素
王贻仁, 黄维章, 张锁春, 张天树
计算物理 1987, 4 (
3
): 317-328.
摘要
(
336
)
PDF
(721KB)(
1174
)
可视化
本文采用由自由核子,
α
粒子及平均重核组成的核统计平衡模型描述由自由核子和许多种类原子核组成的系铣。由半径验核质量及核激发态熵公式描述核的性质,给定系统温度、密度及电子浓度
y
e
,由系统自由能在电中性及强子数守恒约束下求极小得我们的物态方程EOS(Ⅰ),并与E1 Eid等物态方程(在密度
ρ
~10
9
-10
12
g cm
-3
)和与Lgmb等物态方程(在
ρ
~10
12
-10
14
g cm
-3
,
ye
=0.3,σ=1.5k)作了比较,符合程度较好。本文对电子俘获率也作了更细致的考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非矩形差分网格的饱和与非饱和渗流计算
雷光耀, 张锁春, 高骥
计算物理 1985, 2 (
4
): 387-397.
摘要
(
239
)
PDF
(681KB)(
983
)
可视化
为适应大型堤坝渗流分析的需要,本文给出一种不规则凸多边形网格的差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饱和与非饱和渗流计算。结合两种计算模型的实例,给出了该法的计算结果与矩形网格计算结果的比较,讨论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交替方向法在地下水渗流计算中的应用
雷光耀, 张锁春, 高骥
计算物理 1985, 2 (
1
): 109-115.
摘要
(
208
)
PDF
(532KB)(
1078
)
可视化
本文应用交替方向显式法、交替方向隐式法和隐式交替方向迭代法进行了地下水饱和-不饱和渗流的数值计算和比较,研究了计算中出现的迭代不收敛和结果失真等问题。在采用特定形式的附加项的基础上,给出了全隐式交替方向迭代格式,并对不同尺度的计算模型得到了良好的计算结果。文中对附加项的形式和有关参数的选取作了分析比较,给出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水位骤变时的饱和-不饱和渗流数值计算
雷光耀, 张锁春, 高骥
计算物理 1984, 1 (
2
): 237-244.
摘要
(
201
)
PDF
(527KB)(
1051
)
可视化
本文应用全隐式交替方向迭代法对水位骤变时的饱和-不饱和渗流问题求出了数值解。对于赤井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接近,比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好。对于大尺度的驹田蓄水池模型,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