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计算物理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基本信息
征稿简则
期刊历史
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作者登录
下载中心
修稿通知
最新录用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审稿政策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牛憨笨[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电子束在微束斑X射线源中运动轨迹的计算
王凯歌, 牛憨笨, 周燕
计算物理 2003, 20 (
1
): 21-24.
摘要
(
279
)
PDF
(143KB)(
1079
)
可视化
轰击金属靶面的高能电子束束斑大小,是决定微束斑X射线源最终X射线束斑尺寸的关键因素之一.当LaB
6
晶体阴极发射电流为60μA时,采用5点不等距有限差分法(FDM)计算了整个仪器内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电场的分布,并利用Runge Kutta法从LaB
6
阴极发射端面开始追踪了电子束在整个系统内部的运动,经计算,聚焦在靶面上的电子束斑直径约为600~1000n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CsI:Na(CsI:Tl)荧光透过率和对X射线的转换因子
徐向晏, 牛憨笨
计算物理 2002, 19 (
3
): 195-202.
摘要
(
263
)
PDF
(413KB)(
1237
)
可视化
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CsI:Na(CsI:Tl)X射线转换屏的荧光透过率及对X射线的转换因子,明确了转换因子与X光子能量、转换屏厚度、衬底反射率、荧光吸收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表明,荧光透过率(及转换因子)与衬底反射率和1/(
σL
)值有较强的关系,为有较高的荧光透过率,实际制作的CsI:Na转换屏的1/(
σL
)值应在10以上,最好能达到30~40.在相同情况下,反射方式的转换因子高于透射方式.用增加厚度来提高转换因子时应考虑荧光透过率降低的负面影响.可选择适当的CsI:Na(CsI:Tl)厚度使转换因子最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X射线在影像增强器中散射特性的研究
郭金川, 牛憨笨
计算物理 2000, 17 (
3
): 298-306.
摘要
(
241
)
PDF
(362KB)(
1025
)
可视化
X射线在影像增强器中的散射是影响X射线影像增强器输出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的主要因素。首先用MonteCsrolo方法模拟了轫致辐射X射线与影像增强器的输入转换屏(CsI:Na)的作用过程,给出了透过转换屏的X射线的能谱。然后以无限大平面铁板作为增强器内电极和管壳的几何模型,以CsI:Na的透过X射线能谱为铁板模型的入射能谱,分析了X射线在影像增强器中的背向散射特性。X射线管电压为20~120kV,转换屏厚度范围为200~400μm。结果表明,随着X射线管电压的升高,背向散射光子数增加,其平均能量也迅速增加;转换屏越厚,背向散射光子数越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数值模拟
李淑红, 牛憨笨
计算物理 1999, 16 (
1
): 17-24.
摘要
(
320
)
PDF
(333KB)(
1024
)
可视化
对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求解从样品透射出来的电子在静态磁场和动态电场的混合场中的运动,评价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动态时空特性。根据该数值模拟,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能够在荧光屏上获得样品在不同时刻的6幅显微分幅图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