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α铁冲击相变的离散元方法
刘超, 石艺娜, 秦承森, 梁仙红
计算物理    2014, 31 (1): 51-58.  
摘要276)      PDF (2828KB)(1162)   
利用离散元方法结合基于无扩散相变的两相模型、热力学相容的自由能函数与有限速率相变动力学方程,模拟α铁的冲击相变过程.得到铁的相边界、冲击Hugoniot关系及自由面速度剖面,并对不同冲击压力下加卸载过程的波系传播和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分析,获得了加卸载波速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冲击加载下孔洞形成微射流的最大侵彻深度
刘超, 冯其京, 秦承森, 梁仙红
计算物理    2014, 31 (1): 44-50.  
摘要279)      PDF (2836KB)(1309)   
应用二维弹塑性流体力学欧拉程序MEPH,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孔洞形成的微射流.主要关注孔洞微射流的形成过程,重点分析冲击压力及孔洞半径等因素对于孔洞微射流最大侵彻深度的影响.分析孔洞塌缩形成射流的空间速度分布特征,并应用非定常射流理论,对不同冲击压力及孔洞半径条件下,微射流的最大侵彻深度进行估算,估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凝聚介质中斜激波的反射
陈大伟, 秦承森, 王裴, 孙海权, 蔚喜军
计算物理    2011, 28 (6): 791-796.  
摘要347)      PDF (679KB)(1365)   
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凝聚介质中斜激波反射.采用龙格-库塔控制体积间断有限元方法,数值求解"刚性气体"状态方程形式下的欧拉方程组;理论分析凝聚介质中斜激波反射模式;运用激波极曲线理论,给出典型激波强度下正规反射向非正规反射过渡的临界角及波后状态.比较数值模拟结果和激波极曲线理论分析结果,得到典型弱、强斜激波的反射图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气溶胶抛撒过程中首次破碎液滴的尺寸分布
石艺娜, 洪滔, 秦承森
计算物理    2010, 27 (6): 847-853.  
摘要235)      PDF (376KB)(1119)   
对气溶胶爆炸抛撒过程中,首次破碎液滴的尺寸分布进行理论和数值研究.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最大熵增理论,建立首次破碎过程满足的方程组约束条件,给出破碎后液滴尺寸分布的确定方法,并对Air-blast喷管实验和Samirant相关实验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冲击压力及加载速率对沟槽微射流的影响
刘超, 王裴, 秦承森, 冯其京, 梁仙红
计算物理    2010, 27 (2): 190-194.  
摘要250)      PDF (223KB)(1035)   
通过二维弹塑性流体力学欧拉程序MEPH,系统研究冲击压力及加载速率对沟槽微射流喷射量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微射流的喷射量随冲击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喷射量对压力的变化并不敏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加载速率对沟槽微射流的喷射量有较大影响,随着加载速率的减小,微粒子喷射量大致按指数规律减少,所得数值计算结果得到实验验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缺陷形状对铝材料微喷射的影响
刘超, 秦承森, 冯其京, 王裴
计算物理    2009, 26 (2): 275-280.  
摘要250)      PDF (306KB)(1078)   
通过二维弹塑性流体力学欧拉程序MEPH,对包含不同形状不同角度缺陷铝材料的微射流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最大喷射速度以及喷射系数进行数值统计,得到不同形状、不同角度缺陷最大喷射速度及喷射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基本吻合,能够反映试验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限远来流非对称碰撞形成射流研究
石艺娜, 秦承森, 冯其京, 杭义洪
计算物理    2008, 25 (4): 401-406.  
摘要242)      PDF (386KB)(1285)   
研究距离交汇点有限远的两股平面金属来流非对称碰撞的射流形成规律,给出出流厚度和流动方向的理论公式,并采用带有YOUNGS界面处理的高精度欧拉程序进行仿真验证,与KS喷管实验结果比较,符合较好.研究表明:当碰撞角确定时,来流初始位形对杵体的流动状态有重要影响,对细射流的影响不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学反应和球面聚心爆轰波的相互作用
常利娜, 姜宗林, 秦承森
计算物理    2007, 24 (3): 301-306.  
摘要326)      PDF (408KB)(1126)   
考察球面爆轰波聚心传播过程中,波阵面附近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引起化学反应进程的改变;对比氢氧可燃气体与氮气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化学反应对波面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从而考察Zeldovich理论预测聚心爆轰波后参数的精确性.数值结果表明,爆轰波聚心传播初期,放热的燃烧反应对波后热力学参数起主导作用;传播后期,波阵面趋近于对称中心时,吸热的气体解离反应变得非常活跃,解离反应对后期的汇聚压力影响不大,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汇聚温度的升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urgers方程初边值条件的控制
薛社生, 秦承森
计算物理    2002, 19 (3): 189-194.  
摘要287)      PDF (230KB)(976)   
为将优化控制技巧用于复杂的地球物理环流模型及其它领域,以Burgers方程为模型,描述了初边值条件的优化控制.在一般化的意义上,给出了连续问题及其相应的离散形式.引入伴随变量,并由此导出伴随方程.比较初始控制中不同频率误差对优化控制的影响,分析了用有限观测数据作空间插值后的数据、方法的优化控制能力及效果,并进行了数值实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爆炸临界参数的数值解法
段庆生, 秦承森
计算物理    1994, 11 (2): 219-224.  
摘要318)      PDF (361KB)(916)   
本文提出的热爆炸临界参数的数值解法是一种变分方法.这种方法依据的是文献[1]给出的热爆炸临界参数的一个变分原理。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一种简便、经济而又精确度较高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