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耦合形貌对Si4团簇电子输运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柳福提, 张淑华, 程晓洪
计算物理    2018, 35 (2): 235-241.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7602
摘要351)   HTML0)    PDF (4509KB)(994)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Si4团簇与Au (100)-3×3两电极以顶位-顶位、顶位-空位、空位-空位三种形貌相连构成的Au-Si4-Au纳米结点的拉伸过程进行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不同构型纳米结点在不同距离的电导和结合能.讨论耦合形貌、距离对结点电导的影响,结合能的计算表明三种不同耦合形貌结点存在稳定平衡结构,其平衡电导分别为0.71 G0、0.96 G0和2.44 G0,且在-1.2 V~1.2 V的电压范围内,三种不同耦合形貌结点稳定结构表现出类似金属的导电特性,其I-V关系都近似为直线.计算结果表明Si4团簇与电极的耦合形貌、两极距离对纳米结点电子输运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硅纳米结点电子输运性质的计算
柳福提, 程艳, 羊富彬, 程晓洪, 陈向荣
计算物理    2013, 30 (6): 943-948.  
摘要438)      PDF (1812KB)(825)   
运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3个Si原子构成的直线链耦合在Au(100)面形成的三明治结构的纳米结点的电子输运进行计算.结果得到结点电导随距离的变化,当dz=1.584 nm时,结合能最小,结构最稳定,此时Si-Si键长为0.216 nm,Si-Au键长为0.227 nm,电导为0.729 G0(G0=2e2/h),其电子传输通道主要由Si原子的pxpy轨道电子构成;随着外电压的增大,结点的电导减小,而其I-V曲线表现出线性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