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分支通道内液-液自发渗吸规律研究
郑江韬, 贾宁洪, 胡慧芳, 杨勇, 鞠杨, 王沫然
计算物理    2021, 38 (5): 543-554.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330
摘要228)   HTML1030)    PDF (13527KB)(1346)   

自发渗吸过程中两相界面在分支通道内的破裂和汇合为强非稳态过程, 难以用经典理论及常规数值计算方法准确描述。本文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研究孔隙结构分支通道基本单元内的液-液自发渗吸行为, 对比出入口通道大小、两相黏度差异对液-液自发渗吸行为的影响。入口通道的大小对两相界面破裂进入分支通道内的竞争自发渗吸行为起控制作用, 而两相流体黏度控制了自发渗吸整体行为。本研究为复杂孔隙结构内液-液自发渗吸行为定量表征提供研究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拓扑缺陷的不同分布对单壁碳纳米管电学性能的影响
胡慧芳, 张丽芳, 汪小知, 梁君武
计算物理    2004, 21 (3): 369-372.  
摘要350)      PDF (237KB)(1001)   
在紧束缚近似基础上,利用扩展的Su-Schriffer-Heeger(SSH)模型,在实空间研究了在完整的"zigzag"碳纳米管中分别引入5/7,5/6/7,5/6/6/7拓扑缺陷所构成的(9,0)-(8,0),(9,0)-(7,0)和(9,0)-(6,0)三种异质结的电学性能.通过研究表明:这些拓扑缺陷不仅改变碳管的直径,而且支配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学行为.并计算了(9,0)-(8,0),(9,0)-(7,0)和(9,0)-(6,0)系统的电子态密度,对这3种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五边形和七边形在碳管中分布的不同对碳管电学性能的影响明显不同.因此,可以研制出基于这些异质结的不同的电子器件基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粒子自组装体系I-V特性的波包演化模拟
何红波, 周继承, 胡慧芳, 李义兵
计算物理    2001, 18 (2): 170-172.  
摘要263)      PDF (98KB)(1082)   
对形成室温单电子现象的典型串联双隧道结结构模型,利用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求解,计算了其隧穿电流与偏压的关系.利用该方法对Au纳米粒子组装体系在室温下的I-V特性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