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EAST上磁位形和杂质对束离子约束和加热影响的数值模拟
刘源煜, 向东, 龚学余, 路兴强
计算物理    2023, 40 (3): 282-290.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548
摘要180)   HTML10)    PDF (5116KB)(969)   

利用程序ORBIT和TRANSP/NUBEAM模拟研究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等离子体位形和杂质的特征参数Zeff(有效电荷数)对束离子约束和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等离子体位形中, 随着最后一个封闭通量表面与中面外容器壁之间的距离(gapout)和环向磁场强度的增加, 快离子的损失(包含瞬时损失和波纹损失)也随之减少, 因此中性束的加热效率随着gapout的增加而提高。此外, 随着背景等离子体杂质的增加(即Zeff的增加), 增加了束损失, 导致最后束加热效率降低。选择合适的磁位形, 同时降低背景的杂质含量可以增强快离子约束, 提高束的加热效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低频Alfvén波多波相干加热粒子模拟
李芙屹, 向东, 龚学余, 路兴强
计算物理    2016, 33 (4): 441-446.  
摘要454)   HTML1)    PDF (2147KB)(1288)   
采用粒子模拟方法,考察多支沿背景磁场方向传播的低频Alfvén波对磁化等离子体的加热过程,研究不同频率的多支低频Alfvén波相干加热.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整波的频率比实现对非共振加热过程和随机加热过程这两个阶段的强化.符合相干共振条件的多波加热会强化低频Alfvén波对粒子拾取,进而强化非共振加热,明显提高加热效率.在多波加热的过程中,如果多支波之间的频率差足够小,则多波在调制过程中会形成波包.波包的出现标志着粒子各向异性的强化,从而提升随机加热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部驱动电流抑制双撕裂模的发展
杨振, 路兴强, 龚学余
计算物理    2015, 32 (5): 617-622.  
摘要296)      PDF (2877KB)(1180)   
在Hall MHD方程组中引入外部驱动电流项,数值模拟外部驱动电流对双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x点加入反向外部驱动电流对撕裂模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周期性的外部驱动电流对双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抑制效果较好,能控制磁岛的尺度在相互驱动的临界尺度以下,避免发生双撕裂模非线性磁场重联的爆发,随着驱动电流周期变大抑制效果变坏,在一定限度内随着驱动电流强度增大抑制效果变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驱动电流宽度变小抑制效果变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低频Alfvén波对等离子体非共振加热与随机加热的粒子模拟
李克华, 龚学余, 路兴强, 李景春
计算物理    2012, 29 (5): 739-744.  
摘要609)      PDF (1222KB)(1131)   
采用粒子模拟方法,研究沿背景磁场方向传播的低频Alfvén波对磁化等离子体加热的物理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离子在垂直和平行于背景磁场的方向都得到明显的加热,在非共振加热阶段,垂直方向比平行方向的加热效果更加显著,形成温度各向异性;在随机加热阶段,垂直和平行方向的温度最终达到饱和且趋于一致.加热过程中,离子所获得动力学温度的最大值由外加磁场能量密度与等离子体密度的比值决定,与Alfvén波的频率及振幅无关;离子在平行于背景磁场方向上被加速,并最终获得相当于Alfvén波相速度大小的流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撕裂模非线性演化过程中有理面上的剪切流
李新霞, 路兴强, 龚学余
计算物理    2011, 28 (6): 831-834.  
摘要276)      PDF (238KB)(1289)   
在二维平板几何模型下,利用磁流体力学方程组数值模拟托卡马克装置中双撕裂模非线性演化过程中有理面上剪切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双撕裂模非线性演化的早期阶段,有理面上没有形成明显的剪切流.剪切流主要存在于快速磁重联阶段,随着磁重联的结束而逐渐消失,剪切流的强度和空间分布随磁岛的演化而改变.另外,较大的等离子体电阻加速磁重联,但是对剪切流的强度和变化趋势没有直接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