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核裂变材料核素成份的γ特征谱分析
田东风, 解东, 霍裕昆, 杨福家
计算物理    2000, 17 (S1): 71-76.   DOI: 10.3969/j.issn.1001-246X.2000.01.013
摘要367)      PDF (202KB)(1283)   
研究对裂变核材料及有关核装置进行无损探测与识别的物理可行性。其要点是由测量得到的γ特征能谱出发,通过对γ射线输运过程的物理分析并引入相应的参量描述,以推论有关核材料的特征信息。数值计算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据此方法可以在有效的精度范围内由所测量到的裂变核材料的出射γ特征谱推算出其同位素成份等重要信息。研究结果还表明,考虑源区核材料的自吸收修正(称几何自屏蔽修正)是提高计算分析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大量计算结果的分析与综合,还给出了某些简单几何形状的自吸收修正的简要公式。该研究对有关核材料的监控、核查及衡算等安全保障技术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BUU模型中引入集团效应的一种方案
王志松, 霍裕昆
计算物理    1992, 9 (S1): 578-578.  
摘要187)      PDF (86KB)(863)   
重离子核反应的Boltzmann-Uehling-Uhlenbeck(BUU)输运模型描写约化的单粒子相空间密度分布函数的平均演化行为。基于试验粒子方法[1],已经发展了众多版本的动力学计算程序[2],这些程序被应用于重离子核反应中粒子发射谱如硬光子、核子、Ⅱ介子等的计算,并与实验对比。结果表明,BUU模型和程序给出的能谱的高能端("硬尾")低于实验值,在这些计算方案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一种能导致高能粒子发射的新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定形中靶位移原子深度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计算
邵其, 潘正瑛, 霍裕昆
计算物理    1992, 9 (S1): 551-554.  
摘要345)      PDF (297KB)(1004)   
本文介绍一个模拟具有给定动能的离子在固体中传输及引起靶原子位移过程的Monte carlo程序,包括工作原理、物理模型和计算实例等。本程序采用两体碰撞近似研究α粒子轰击无定形靶的位移原子深度分布,并分析了位移原子深度分布与固体中能量沉积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蒙特卡罗法研究聚变中子在第一壁引起的辐照损伤
高兴华, 霍裕昆, 邵其鋆, 潘正瑛, 陈建新, 吴士明
计算物理    1991, 8 (4): 395-406.  
摘要216)      PDF (681KB)(1170)   
本文用蒙特卡罗法建立了适用于静态复成份非晶态靶的中子输运程序NTGM和辐照损伤程序NRDGM,用以研究第一壁的辐照损伤。计算了EHR第一壁(316ss)的PKA能谱在30eV到1MeV之间,在平均壁负荷为1MW/m2时,平均原子位移率dpa为20.6dpa/a,平均氦产生率为247.18appm/a,平均氢产生率为721.15appm/a。用此结果与EHP结果比较得出,在相同壁负荷下,混合堆的辐照损伤比纯聚变堆严重。计算中使用的截面数据来自MC(87)n数据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GNASH程序及其在中子核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宓詠, 霍裕昆, 李向阳, 袁竹书
计算物理    1989, 6 (3): 378-384.  
摘要224)      PDF (476KB)(1095)   
GNASH是一个功能很强,基于Hauser-Feshbach统计理论并考虑预平衡等非统计效应修正的计算核反应截面及发射粒子能谱的大型计算机程序。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一程序的功能、理论模型、特点,以及我们对这一程序的应用和开发的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ARLOWE-固体中两体碰撞的模拟计算程序及其应用
周鹏, 潘正瑛, 霍裕昆
计算物理    1988, 5 (3): 375-379.  
摘要242)      PDF (393KB)(941)   
MARLOWE是一个基于两体碰撞近似模拟各类结构的固体中原子级联过程的通用计算机程序。本文简单介绍了该程序的理论基础、所采用的近似、特点及其适用的范围。文中还概述了我们用这一程序研究的部分物理工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