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在稀薄等离子体中激光传播的相对论自聚焦
于立春, 屠琴芬, 余玮, 陈志华, 韩学安
计算物理    2001, 18 (5): 457-462.  
摘要380)      PDF (216KB)(1207)   
讨论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在稀薄等离子体中传播过程的某些性质;用二维快速傅立叶变换求解波动方程.相对论自聚焦的基本方程包括非线性源项和衍射的影响.由于有质动力和相对论的影响,使等离子体的频率降低,从而使折射指数发生改变,影响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在入射激光功率(p)超过临界功率(pc)时,激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自聚焦;反之,激光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不产生自聚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岩石中爆炸波传播的数值模拟
王铁良, 张建鑫, 韩学安
计算物理    2000, 17 (S1): 126-130.   DOI: 10.3969/j.issn.1001-246X.2000.01.022
摘要278)      PDF (111KB)(1331)   
采用一维球对称流体弹塑性模型模拟了一系列TNT填实爆炸引起的周围岩石动力学参量的变化,根据计算结果拟合了岩石中峰值应力、粒子速度、加速度及位移的近似公式,并与一些文献中提供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数值模拟可为爆破工程、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下核爆炸围岩能量耦合数值研究
韩学安, 陈万瑞, 李振东
计算物理    1997, 14 (S1): 729-729.  
摘要64)      PDF (55KB)(528)   
采用弹塑性流体动力学模型的一维球对称Lagrange有限差分方法,数值研究了地下核爆炸围岩介质中能量耦合。对1kt爆炸当量,求解了0.5~10m不同爆室半径下不同区域中耦合能量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1)当爆室较小时,爆室初压较高,在围岩中可以产生汽化、液化、破碎、破裂、弹性等不同的效应区。随着爆室增大,汽化等效应区会逐渐消失,当爆室增大到一定程度,围岩仅保持单一弹性区。(2)地下核爆炸的大部分能量耦合在近区,少部分能量以弹性能形式输运到远区。(3)爆室由小变大,空腔中存留能量率也由小逐渐增大,而围岩能量耦合率由大变小。当爆室半径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爆炸总能量的绝大部分存留于空腔中,耦合到围岩中的能量很少很少。(4)地下核爆炸中,弹性区能量耦合率较小。随着爆室增大,能量耦合率出现局部增强效应,最后,能量耦合率越来越小,甚至可能趋于零,即出现完全解耦爆炸。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