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人工智能加速科学仿真、设计、控制和发现
    吴泰霖
    计算物理    2025, 42 (2): 127-145.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9020
    摘要352)   HTML26)    PDF (22676KB)(302)   

    近年来, 随着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的蓬勃发展, 人工智能与各门学科的交叉融合逐渐成为一个显著的科学研究趋势。但是, AI for science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学科众多, 因此, 将其梳理成一个统一的体系能够更好地为初入领域的研究者导航。本文认为, 尽管每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方法看似千差万别, 但人工智能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一套普适的范式和方法, 解决各科学领域内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科学仿真、设计和控制、发现三个方面展开综述, 明确任务设置, 梳理当前的代表性工作, 并通过具体的例子, 阐释人工智能如何为科学研究助力, 以期使读者能够更好应用已有的方法, 或者研究新的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物理》先进计算专栏:征稿开启!
    计算物理    2025, 42 (1): 127-127.  
    摘要171)   HTML7)    PDF (187KB)(153)   

    先进计算,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石与核心,是涵盖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量子计算、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体系。它融合了机理、模型、计算、存储、网络、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起实现人、机、物互通及智能应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先进计算发挥着基础性、渗透性和引领性作用,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创新发展以及产业能级跃升的重要驱动力。

    当下,我国正积极推动先进计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千行百业爆发式增长的数据量,正成为数智时代驱动智能发展的强大引擎。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新兴计算需求中的原理问题,突破底层计算模型、计算方法、计算架构瓶颈,最终实现国家战略计算能力的持续提升和计算方式的不断优化,实现从低到高、由浅入深、从量变到质变的计算范式革新,从而在下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占据引导性地位。

    本专栏的核心是围绕先进计算范式革新,吸引优势科研力量,报道先进计算底层原理、模型算法、计算架构等领域最新进展、成果和前沿态势,促进交流,引领发展。征稿类型涵盖相关研究的理论证明、算法、程序、计算平台、计算模型等。文章的主要内容通常应包括程序或算法所使用的方法、描述(程序中任何重要和特殊之处)、程序的验证和基准测试,以及应用实例。文章应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实验设计和可靠的实验结果,能够为先进计算领域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或实践参考。文章类型包括研究论文、综述、观点、快讯,现公开广泛征稿,欢迎各位学者赐稿交流。

    经作者同意后本专栏发表的与先进计算相关的程序和数据将优先推荐存储在"科研云"计算平台上(网址https://ky.szim.ac.cn),进行宣传和推广,并供读者下载学习,或由作者开放下载直接提供给读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纪念《计算物理》创刊四十周年——四十不惑正当年, 踔厉奋发谱新篇
    江松
    计算物理    2024, 41 (6): 1-1.  
    摘要81)   HTML6)    PDF (462KB)(229)   
    值此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于敏、邓稼先、秦元勋等老一辈科学家,《计算物理》的创办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我们心怀感恩和感谢,《计算物理》的每一步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编委、专家、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代表《计算物理》编委会向所有为《计算物理》付出辛勤努力的作者、审稿专家、编辑以及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正是你们的智慧和汗水造就这份宝贵的期刊。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图表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家访谈: 沈隆钧研究员谈《计算物理》四十载
    计算物理    2024, 41 (6): 689-694.  
    摘要62)   HTML2)    PDF (2229KB)(225)   
    2024年,创刊于1984年的《计算物理》迎来了期刊发行的第40个年头。应《计算物理》主编江松院士的邀请,与《计算物理》有近20多年渊源的前主编沈隆钧研究员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题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回顾《计算物理》期刊的发展历程、开展编委会建设工作的经历、审稿会的组织实施过程、《计算物理》加入EI的过程以及给青年计算物理学者的寄语和对《计算物理》期刊发展建议等。现将沈隆钧研究员的访谈内容整理后发表,以飨读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庆祝《计算物理》创刊40载
    张锁春
    计算物理    2024, 41 (6): 695-700.  
    摘要52)   HTML2)    PDF (1218KB)(272)   
    一转眼,时间过得真快,40年过去了。编委会成员从第一届的二、三十人发展到第七届的五、六十人;编辑部的成员从当初的一个人,逐渐发展壮大,到现在一直维持在四、五人。老编委和老编辑陆续离开工作岗位,但都曾经认真负责、为《计算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编委和新编辑不断加入,推动《计算物理》继续进步,再上新台阶。《计算物理》承载着一代代科学家和办刊人的厚望,在推动科技发展、传播科技文化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后,赋诗一首,祝《计算物理》创刊40载!
    四十华章已翻页,而今迈步续新篇。
    两弹浇灌核武人,从容笑对向未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