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Ce1.66Mg1.34Co3α″-Fe16N2多层梯度膜磁反转性质的微磁学模拟
陈立谦, 张素英
计算物理    2024, 41 (2): 239-244.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709
摘要33)   HTML0)    PDF (8961KB)(133)   

为了改善永磁薄膜的磁性能,基于微磁学理论,使用编程软件OOMMF针对Ce1.66Mg1.34Co3和α″-Fe16N2交换耦合多层梯度膜的磁化过程进行模拟,系统研究磁晶各向异性梯度对多层膜性能的影响,分析体系的剩余磁化强度、矫顽力、磁滞回线和磁化反转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研究表明:减小磁晶各向异性梯度或增加界面处磁晶各向异性的差值,可以有效提高薄膜的矫顽力和剩余磁化强度,从而改善磁性能。通过计算磁矩分布发现一种磁涡旋态,这种磁涡旋态的产生过程伴随系统能量的增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旋相关光晶格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
吴丽媛, 张素英
计算物理    2022, 39 (5): 617-623.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478
摘要205)   HTML6)    PDF (8174KB)(806)   

基于Gross-Pitaevskii方程数值研究自旋相关光晶格势和无限深势阱的联合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密度分布。重点讨论产生自旋相关光晶格势的两束激光传播方向和波数之比(l)对基态密度分布的影响。在两束激光的波数较小, 两束光相向传播, 且l < 2时, 两分量的基态密度条纹都是连续的, l≥2时, 两分量的基态密度均出现不连续条纹。两束光垂直传播时, 随着l的增大, 组分1的基态密度从连续条纹逐渐转变为不连续条纹, 组分2则正好相反。基态密度条纹数随着波数的增加而增多, 但涡旋个数保持不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谐振子势与高斯势联合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巨涡旋态
王书松, 张素英
计算物理    2021, 38 (1): 113-119.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174
摘要141)   HTML2)    PDF (5530KB)(680)   
研究谐振子势与高斯势联合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发现凝聚体形成巨涡旋时,其涡旋个数等于平均角动量,且凝聚体密度分布和角动量密度分布相同,进而得到凝聚体形成巨涡旋时所处基态是角动量的本征态。发现势阱从各向同性的环形势阱逐渐变为各向异性的环形势阱的过程中,凝聚体的平均角动量与涡旋个数之比先由1平缓下降,然后迅速下降,最后保持在0.5附近。同时给出凝聚体密度分布和角动量分布的特征,并作出相应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形势阱中旋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
刘燕, 张素英
计算物理    2015, 32 (6): 744-750.  
摘要411)      PDF (2998KB)(1046)   
应用托马斯-费米近似和虚时演化数值方法研究环形势阱中旋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密度分布.当增加其旋转角频率,或者增加环形势阱的宽度及相应的中心高度,凝聚体基态密度分布均从涡旋晶格相转变为巨涡旋相.当旋转角频率为零时,增加环形势阱的宽度及相应的中心高度,凝聚体基态密度分布从一个圆盘变为圆环.解析结果与数值结果相互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2/Ti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阴极溅射模拟
高书侠, 张素, 孟秀兰, 张连珠
计算物理    2013, 30 (3): 396-402.  
摘要283)      PDF (1794KB)(754)   
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N2/Ti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阴极溅射过程,其中,氮离子(N2+,N+)轰击阴极表面采用PIC/MC模型模拟.计算溅射钛原子的热化过程、钛原子的密度及其平均能量分布.结果表明,沿各方向溅射出的90%金属Ti原子所带的初始能量小于30 eV,其散射角主要分布在30°和60°之间;溅射Ti原子在离微空心阴极壁约0.04 mm处出现热化极大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异核两组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暗孤子的形成及其性质
周艳珍, 张素英, 韩伟
计算物理    2012, 29 (1): 145-151.  
摘要320)      PDF (8803KB)(526)   
数值模拟准一维异核两组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在谐振子势阱中的运动,研究调制不稳定性条件(MI条件)下暗孤子的形成及其性质.在调制不稳定性条件下,凝聚体基态形成后,瞬间使组分间的相互排斥力变为相互吸引力,实时演化可以形成暗孤子.对各组分自身相互作用系数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时暗孤子在不同的组分内形成,而且形成的暗孤子在谐振子势阱中呈现周期性的往返对穿运动.讨论了形成暗孤子数目与两种粒子的质量比率和粒子数比率存在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