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求解α本征值的k-α迭代方法误差估计
王一, 潘流俊, 王瑞宏
计算物理    2019, 36 (1): 39-46.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7794
摘要297)   HTML1)    PDF (3284KB)(1159)   
分析求解α本征值的k-α迭代方法,指出迭代法中参数的选择影响使用标准差的平均值估计出来的α误差.如果参数选取不当,实际估计误差可能和真实估计误差相差很大.MCNP4C程序中使用的参数给出的误差估计通常和真实估计误差有一定的偏差.本文给出一个新的参数选择办法,能够让实际估计误差几乎等于真实估计误差,并用数值实验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动态系统网格通量场的驿站重要抽样方法
王瑞宏, 姫志成, 江松, 黄正丰, 裴鹿成
计算物理    2010, 27 (5): 733-739.  
摘要241)      PDF (442KB)(971)   
对与时间有关输运问题计算条件下,全系统不同网格体通量计算统计涨落较大,甚至个别网格很难得到计数的现象,提出驿站重要抽样方法.研究可以选择的重要性函数,给出抽样方法,推导重要性偏倚抽样的源粒子纠偏权重公式.经过推导证明连续多时间步抽样计算不存在粒子纠偏权发散问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驿站重要抽样方法,全系统精细网格通量场计算精度基本一致,整体计算结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中子增殖率的时间强迫碰撞方法
王瑞宏, 邓力, 许海燕, 裴鹿成
计算物理    2006, 23 (1): 1-9.  
摘要260)      PDF (280KB)(1022)   
为获得更多粒子在特定时间步内的碰撞信息,给出3种解决介质非均匀的时间强迫碰撞抽样目的:离散化抽样目的,强截面抽样目的和均匀时间抽样目的.将强迫碰撞目的由只适合在各自均匀的几何区域内分别强迫碰撞,扩展为也适合在特定时间步内中子可能经过任意非均匀介质的强迫碰撞.通过一个简单的增殖系统的中子增殖率计算问题,对时间强迫碰撞的3种目的和直接模拟目的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3种时间强迫碰撞目的的效率相差不大,但明显优于直接模拟目的,当步长从2×10-5缩至10-6μs,FOM(计算效率或称优度)约高出2至4个量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定常粒子输运蒙特卡罗散射源分层抽样方法
邓力, 张文勇, 黄正丰, 王瑞宏, 许海燕, 李树
计算物理    2005, 22 (6): 57-63.  
摘要224)      PDF (323KB)(1013)   
定常粒子输运蒙特卡罗并行计算是成功的,因为粒子游动是独立的,可以把模拟的粒子数等分到每个处理器去.然而,对非定常问题,由于每个时间步涉及散射源和几何网格的通讯,它严重的制约了并行规模,导致并行不可扩展.研究了两种算法,采用自适应分配处理器,提高了加速比和处理器的利用率;采用蒙特卡罗分层抽样大大降低了处理器之间散射源的通讯量,并行可扩展性显著改善,取得了理想的加速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局部Klein-Nishina分布抽样
王瑞宏
计算物理    2000, 17 (S1): 204-208.   DOI: 10.3969/j.issn.1001-246X.2000.01.034
摘要275)      PDF (125KB)(1028)   
局部Klein-Nishina分布是指,光子与物质发生非相干散射后对散射方向的抽样限定在局部范围内。近一些年来,一种通过确定对探测器所张立体角计算探测器通量的方法被提了出来,并受到了普遍重视,局部Klein-Nishina分布抽样问题就是由此产生的。较全面地研究了局部Klein-Nishina分布抽样问题,给出了一些可行的抽样方法,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抽样比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CNP程序在核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高彦锋, 王瑞宏, 张孝泽, 凌玉德
计算物理    1995, 12 (2): 234-240.  
摘要266)      PDF (506KB)(1242)   
叙述了MCNP,所程序在核临界计算、核保障技术和中子慢化实验装置模拟等方面的成功应用以及为此所做的进一步开发工作.对MCNP的进一步开发做了简要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MCNP程序计算核燃料废包壳缓发裂变中子形成的热中子通量
高产峰, 张孝泽, 王瑞宏
计算物理    1992, 9 (S1): 642-642.  
摘要134)      PDF (68KB)(703)   
核燃料废包壳中残存不少裂变物质,确定出它的含量,是核保障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验测量的原理是:从加速器发出的14MeV中子,打入废包壳蓝中,在慢化过程中使其中的裂变核素产生出缓发裂变中子。通过探测到的这些缓发裂变中子,可以确定包壳中裂变物质的含量。为使探测有效,需要设计出使缓发裂变中子及其在探测器中形成的热中子通量最大的装置。为此,采用Monte Carlo方法来模拟各种实验装置安排下,缓发裂变中子所形成的热中子通量[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