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适用于申威众核架构的稀疏矩阵-矩阵乘法
刘侃, 杨磊, 薛巍, 陈文光
计算物理    2024, 41 (1): 22-32.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766
摘要177)   HTML8)    PDF (8404KB)(521)   

本文提出新一代申威众核架构上稀疏通用矩阵-矩阵乘法(SpGEMM)的并行算法swSpGEMM。设计轻量级并行任务划分有效地应对了矩阵非零元分布引起的负载不均衡问题; 针对累加过程中的不规则访存和指令流水低效问题, 设计了分层稀疏累加器, 在不同输入特征下高效利用申威从核层次化内存, 且减少了整数查找中的指令间依赖, 更有效地发挥硬件的计算能力。SuiteSparse稀疏矩阵测试集中较大规模输入矩阵上, swSpGEMM的性能相比Intel Skylake双CPU上的MKL和NVIDIA A100上的cuSPARSE分别加速了21.1%和95.3%。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维二元碳化硅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激发
尹海峰, 曾春花, 陈文经
计算物理    2019, 36 (5): 603-609.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7905
摘要317)   HTML0)    PDF (8623KB)(1392)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两种构型的二维二元碳化硅(SiC)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激发.SiC纳米结构有两个等离激元共振带.由于键长的改变,相对于硅烯纳米结构和石墨烯纳米结构,SiC纳米结构的两个等离激元共振带分别发生蓝移和红移.一种SiC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共振激发依赖于边界的构型和纳米结构形貌;另一种SiC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共振激发对于边界构型和纳米结构形貌的依赖性降低.沿不同方向激发时,等离激元共振特性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倒U型管内流动不稳定性判别准则
郝建立, 陈文振, 杨磊, 王少明
计算物理    2013, 30 (4): 515-519.  
摘要343)      PDF (723KB)(1091)   
针对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倒U型管内流动不稳定的特点,利用无量纲分析方法建立管内流体控制方程.采用小扰动分析方法,得到倒U型管内流动不稳定的判别准则.通过对某型蒸汽发生器进行计算分析,获得判别准则随流体进口温度和弯管半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流体进口温度的升高,特征雷诺数增加,但是不同流体进口温度条件下特征雷诺数随弯管半径的变化规律不同.相对于流体进口温度,弯管半径对特征雷诺数的影响较小.所得结论为蒸汽发生器倒U型管内倒流管空间分布及倒流流量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围绕变壁温水平圆柱热源接触熔化的理论分析
赵元松, 梁卫华, 陈文振
计算物理    2012, 29 (2): 257-262.  
摘要247)      PDF (292KB)(1089)   
研究围绕变壁温热源的接触熔化,建立表面温度随角度变化的水平圆柱热源接触熔化模型.对紧密接触熔化区的液体传热与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运用Nusselt液膜理论建立熔化控制方程,并采用理论求解,得到稳定熔化时的熔化速度解析解,所得结果包含了文献关于定壁温热源熔化的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不同温度分布下发生接触熔化的熔化速度、液膜厚度和压力分布情况,得到温度分布对熔化影响的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圆管内自由固体相变材料定热流接触熔化
赵元松, 梁卫华, 陈文振
计算物理    2011, 28 (4): 529-534.  
摘要271)      PDF (510KB)(1044)   
针对水平圆管内自由固体相变材料储能时的吸热熔化,运用接触熔化理论建立定热流圆管热源接触熔化模型.运用Nusselt液膜理论,建立熔化控制方程,并求解得到无量纲熔化方程组.分析讨论不同工况下熔化速度、液膜层厚度和压力分布等熔化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各影响因素对熔化的影响,并与温差熔化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第二类热边界条件下的接触熔化规律.发现,熔化过程中随着固体高度的减小,接触熔化液膜厚度逐渐增大,使熔化速度降低;热流密度较小时,其变化对熔化影响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间分数阶导数“反常”扩散方程数值算法的比较
孙洪广, 陈文, 蔡行
计算物理    2009, 26 (5): 719-724.  
摘要320)      PDF (304KB)(1324)   
分别采用显式差分格式、隐式差分格式以及Crank-Nicholson差分格式数值求解空间分数阶导数,并从局部截断误差、稳定性、计算量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分析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Riemann解的二维流体力学Lagrange有限点无网格方法
沈智军, 沈隆钧, 吕桂霞, 陈文, 袁光伟
计算物理    2005, 22 (5): 377-385.  
摘要241)      PDF (545KB)(1176)   
在高维流体力学计算中,对于多介质大变形等一类问题,采用有网格方法常遇到较大的困难.针对二维问题,研究了一种无网格方法——Lagrange有限点方法:在求解区域上设置适当的离散点集,视其中每一点为流体力学Lagrange点;对于点集的任一点,确定邻点集合,并基于该点同邻点集合的联系,应用Godunov方法将流体力学Lagrange方程进行离散;考虑到算法的稳健性,方法中可设置较多邻点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典型的数值算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a1/2Bi1/2TiO3体系的电子结构与极化特性
陈文, 周静, 徐庆, 李月明, 孙华君, 闵新民
计算物理    2004, 21 (6): 543-546.  
摘要229)      PDF (270KB)(1163)   
采用自洽场离散变分Xα计算方法,研究了ABO3型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陶瓷Na1/2Bi1/2TiO3体系的电子结构,分析了A,B位元素取代对Na1/2Bi1/2TiO3压电陶瓷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T体系压电陶瓷材料存在自发极化,B位离子位移使铁电性增强,Ba,Sr与Mn离子A,B位复合取代可降低矫顽场、提高自发极化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铁电性能,并通过实验对此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具有分形结构的SiC/SiO2界面的粗糙散射
陈文建, 谢家纯, 徐军, 胡林辉, 董晓波
计算物理    2004, 21 (4): 311-315.  
摘要221)      PDF (310KB)(1033)   
用结构函数的方法建立了SiC粗糙表面的分形模型,用rms粗糙度Δ,分形维数D,以及相关长度L三个参量来刻画表面高度的自协方差函数,并提出了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分形模型的基础上,能计算出SiC/SiO2界面对沟道电子的粗糙散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氘代甲烷几何构型及物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陆春海, 陈文凯, 廖俊生, 王怀胜, 汪小琳, 孙颖
计算物理    2003, 20 (1): 88-90.  
摘要282)      PDF (90KB)(1221)   
用HF/6-31G**、密度泛函方法B3LYP/31G**、二级微扰MP2/6-31G**、四级微扰MP4/6-31G**方法对甲烷和氘代甲烷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并将优化的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用上述4种方法对甲烷和氘代甲烷分子进行分子的振动基频计算.密度泛函、二级微扰、四级微扰优于HF/6-31G**,尤其是密度泛函、四级微扰方法.密度泛函方法所用的机时远小于微扰方法.不同方法计算所得的氘代甲烷振动频率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为10.4%,最小误差为2.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离散Hankel变换
余力, 黄美纯, 陈文忠, 朱梓忠, 陈谋智
计算物理    1998, 15 (1): 89-94.  
摘要486)      PDF (225KB)(983)   
首次提出了离散Hankel变换,从理论上给出了离散Parseval定理和变换矩阵。引入了抽样权重因子。并讨论了抽样原则及S因子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AC方法在非牛顿流体流动中的应用
唐亦农, 陈耀松, 陈文芳
计算物理    1993, 10 (4): 429-443.  
摘要317)      PDF (695KB)(936)   
本文用MAC方法模拟了非牛顿流体介质如Maxwell流体下的淹没喷嘴产生的气泡生长的动力学过程,首次将此方法推广至有限区域内非牛顿流体介质下的淹没喷嘴气泡生长过程,成功地拓广了MAC方法的应用范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子慢化积分方程的数值解
胡理清, 陈文韬
计算物理    1985, 2 (1): 76-82.  
摘要239)      PDF (430KB)(1113)   
本文对同心环几何条件,用Lobatto求积公式近似求解了中子慢化积分方程,得到了比较精确的超热能谱,并由此算出了共振积分。用逐步递推方法计算慢化源,用予制的Pij表内插求首次碰撞几率,大量节省了机器时间。同时,本文用多能级公式计算235U、239Pu核的共振截面,从而使共振峰间的重叠和干涉也得到了考虑。用文献提供的模型做了校核计算,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