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几类典型应用的代数多重网格算法并行可扩展瓶颈分析
毛润彰, 杜皓, 田鸿运, 黄思路, 张鹏, 徐小文
计算物理    2024, 41 (4): 403-417.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737
摘要243)   HTML13)    PDF (26445KB)(354)   

对于大规模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代数多重网格(AMG)是具有最优计算复杂度的求解算法,但由于其算法流程复杂,导致难以取得理想的并行可扩展性能,难以定位和分析其并行可扩展瓶颈。通过分析AMG算法的性能骨架和通信模式,归纳了三类可扩展性能瓶颈,并引入稀疏矩阵通信域的概念来刻画稀疏模式对并行通信性能的影响。针对辐射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航空发动机三类实际应用的6个具有不同稀疏模式特征的典型算例,实现了多粒度并行可扩展性能瓶颈的定位与分析,总结了未来AMG并行性能优化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MD:一种面向实际数值模拟软件的跨平台自动性能优化编程工具
张鹏, 张爱清, 莫则尧, 王景焘
计算物理    2024, 41 (1): 52-63.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777
摘要274)   HTML6)    PDF (14870KB)(1175)   

针对手工软件性能优化缺乏可复用性和可移植性的问题, 设计实现一种面向实际数值模拟软件的跨平台自动性能优化编程工具SEMD (Single element-based computing multiple data)。SEMD采用数值模拟领域基于网格的高层语义对数值计算循环进行抽象, 完全屏蔽底层硬件特征和性能优化实现, 使得基于其编写的数值计算子程序能够自动实现跨平台性能可移植。典型算例测试结果显示: 在X86、ARM、GPU三种不同架构的处理器上, SEMD的整体性能优化效果超过国际上的同类产品。此外, SEMD在结构、流体、电磁等领域实际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制中也得到了初步应用, 支撑4款软件热点数值计算子程序平均性能提升164%.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守恒高阶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的多车道车辆换道模型
张立灿, 郭明旻, 林志阳, 张鹏, 段雅丽
计算物理    2022, 39 (1): 83-95.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339
摘要179)   HTML3)    PDF (4453KB)(645)   

针对高速公路车辆换道问题, 提出一个多车道车辆换道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在多维特征下二分类问题的优势, 将SVM和Lagrange坐标下的高阶守恒模型(CHO)结合, 通过全离散跟车模型生成原始数据, 采用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采用双指标评估度SVM进行训练, 建立多车道车辆换道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CHO模型的换道模型, 驾驶车能够就当前的驾驶环境, 准确地作出决策, 有效地模拟高速公路上真实的多车道驾驶情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守恒高阶模型的动态交通分配建模与仿真
李浩宇, 林志阳, 张鹏, 段雅丽
计算物理    2020, 37 (6): 687-699.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143
摘要483)   HTML1)    PDF (3978KB)(1141)   
针对路网中的动态交通分配问题,采用高阶守恒模型(CHO)进行建模与数值研究,并推广高阶守恒模型二进二出路口的Riemann问题;同时将高阶守恒模型与动态网络加载(DNL)模型相结合,通过变分不等式对动态网络加载模型进行分析.数值模拟采用一阶有限体积法求解高阶守恒模型,同时采用梯度下降方法迭代求解动态网络加载模型的变分不等式问题,最终以动态用户最优条件为目标实现分配均衡.数值结果表明CHO模型与DNL模型结合解决动态交通分配问题是可行的,对传统模型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碳纳米管场效应管半经典模型计算方法
赵晓辉, 蔡理, 张鹏
计算物理    2012, 29 (4): 575-579.  
摘要303)      PDF (690KB)(1007)   
基于弹道输运的碳纳米管场效应管半经典模型求解自洽电势通常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每次迭代都需要对态密度方程积分计算,运算量巨大.我们用支持向量回归机近似表达自洽电势与载流子密度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反复迭代积分,并用梯度下降法求解自洽电势.仿真结果表明,与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比较,该方法精度较高,有效降低了运算量,为今后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碳纳米管器件的设计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交通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与模拟(Ⅲ)
张鹏, 刘儒勋
计算物理    2003, 20 (2): 130-136.  
摘要263)      PDF (307KB)(1264)   
将交通流Zhang H M模型和吴正模型改进为包括车道数变化的情况,指出它们与传统的L-W理论模型方程的联系和区别,并将Runge-Kutta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推广应用到这些模型的数值求解.数值模拟包括红绿灯、车道数改变和非平衡状态时的超车行驶等交通流现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交通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与模拟(Ⅱ)
张鹏, 刘儒勋
计算物理    2002, 19 (2): 142-148.  
摘要237)      PDF (289KB)(1090)   
从数值方法和交通流现象两方面,对L-W理论的运动学方程作了合理的改进.将对原模型的特征线与间断解分析与改进模型的数值结果做出比较,经分析可知后者是对前者的逼近,同时也验证了后者及其数值结果的合理性.算例包括红绿灯、交通事故等问题,涉及最大密度与零密度的混合分布、车道数变化及边界条件的急剧变化等情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交通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和模拟(Ⅰ)
张鹏, 刘儒勋
计算物理    2001, 18 (4): 329-333.  
摘要307)      PDF (230KB)(1357)   
采用交通流问题流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权余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弱解变分形式.利用一般的有限元方法进行了交通流问题的数值计算和数值模拟试验,并对数值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激波沿H2/空气界面绕圆、方柱强化混合的数值研究
岳朋涛, 徐胜利, 张鹏
计算物理    2001, 18 (1): 10-16.  
摘要247)      PDF (200KB)(1198)   
用迎风TVD格式求解二维、层流全N-S方程,对激波沿H2和空气界面绕圆、方柱流动及其诱导的剪切混合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流场的压力和组分密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激波在H2传播得快,剪切层中出现卷吸涡和调节激波.卷吸涡与柱体撞击后,反射出一道激波,H2沿柱体表面向下游扩散.H2/空气接触面与柱体分离后,形状畸变并产生新的卷吸涡.H2分布表明:在界面上加圆柱或方柱,可有效地强化燃料混合,方柱的增强效果更明显些.在圆柱表面,H2、空气中激波均发生由RR向MR的转变,两Mach杆在下游相互透射.对于方柱,H2中激波沿下表面传播几乎不受影响,空气中激波沿上表面发生Mach反射,其Mach杆和H2中绕射激波相互透射.柱体左侧最终形成一脱体激波,流场存在激波、卷吸涡、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但波系结构相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磁场中反应热对电弧螺旋不稳定性的影响
宫野, 张鹏云
计算物理    1999, 16 (6): 599-605.  
摘要234)      PDF (248KB)(1017)   
采用抛物型电导率、抛物型透明辐射和与时间有关的线性微扰理论,考虑存在反应热情况下,给出了热势分布(温度分布)、稳定性条件以及不稳定性增长率等定量结果。得出反应热对电弧螺旋不稳定性的影响是降低稳定性的结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宏观速度对电弧螺旋不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宫野, 张鹏云, 刘宇宏, 马腾才
计算物理    1998, 15 (5): 614-619.  
摘要250)      PDF (217KB)(953)   
采用抛物型电导率和与时间有关的线性微扰理论,给出了有宏观速度存在的热势分布(温度分布)、稳定性条件以及不稳定性增长率等定量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ECR微波等离子体离子输运过程的数值模拟
宫野, 温晓军, 张鹏云, 邓新绿
计算物理    1997, 14 (S1): 731-731.  
摘要94)      PDF (50KB)(792)   
建立了ECR微波等离子体源离子输运的平板和柱面模型,对离子历经的空间区域的输运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在平板模型下,采用M-C方法模拟了离子离开放电室后历经中性区、鞘层区,最后被加负偏压的工件表面吸收的全过程。考虑了离子与中性粒子的电荷交换碰撞和弹性散射,统一处理了中性区和鞘层区电势的衔接。先前方法是采用经验公式,连接不光滑,理论上也不自洽。采用曲线拟合,电势自洽的方法成功地把中性区和鞘层区衔接起来,得到自洽电势分布和鞘层区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分布、能量分布及角分布。在圆柱模型下,提出了二次电子发射形成"屏蔽区"的概念,讨论了磁场、气压以及二次电子发射对鞘势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