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图片丢失啦 第十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会议优秀论文

      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主要面向全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博士后、中青年学者,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旨在促进我国青年科技人员的学术交流与相互了解和成长,推动我国计算物理与方法的发展及其在相关前沿研究领域的应用,提升我国计算科学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培养计算物理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第十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于2019年6在新疆喀什市召开。会议期间组织了优秀青年论文奖评选活动,最终5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三维拉氏理想磁流体数值模拟方法
    徐骁, 高志明, 戴自换
    计算物理    2020, 37 (4): 403-412.  
    摘要285)   HTML6)    PDF (8849KB)(752)   
    在Z箍缩驱动ICF过程中,磁场流体耦合作用是其整个物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针对Z箍缩过程中多介质、大变形的特点,发展了三维相容拉氏理想磁流体交错型以及单元中心型格式,两种格式均具有一阶时间与空间精度.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其精度和强壮性,并比较分析两种格式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第二粘性的Navier-Stokes方程组求解正激波结构
    李馨东, 赵英奎, 胡宗民, 姜宗林
    计算物理    2020, 37 (5): 505-513.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121
    摘要282)   HTML7)    PDF (2299KB)(1004)   
    为考察气体第二粘性(体积粘性)对正激波内部流动的影响机制,数值求解含第二粘性的一维Navier-Stokes方程组.结果表明:第二粘性对激波内部的密度、热流和能量分布等物理量具有抹平效应,导致热流和熵流的峰值减小、激波厚度增加,体积粘性耗散的增加使得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考虑第二粘性所计算的密度分布和激波厚度大为改善,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当马赫数为1.2≤Ma≤10,激波内部的Knudsen数满足0.12≤Kn≤0.4,对于马赫数Ma≤4.0的激波内部流动,考虑第二粘性的连续流Navier-Stokes方程组能够准确地模拟正激波结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适用于等熵流动的交错拉氏Godunov方法
    孙晨, 李肖, 沈智军
    计算物理    2020, 37 (5): 529-538.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144
    摘要260)   HTML3)    PDF (4941KB)(883)   
    为消除传统单元中心型Godunov方法在求解稀疏波问题时的非物理过热现象,发展一种适用于等熵流动的交错拉氏Godunov方法.主要的特征是采用速度与热力学变量交错分布的形式,避免在单元内进行速度平均,从而消除由于动量平均过程导致的动能耗散.与传统的von Neumann型交错网格方法相比,网格的边界通量由节点处的多维黎曼求解器提供,克服了多维人工粘性选取带来的困难.为减少多维黎曼求解器在求解稀疏波问题时的非物理熵增,给出稀疏波出现的合理判据,从而保证了热力学关系式的满足.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消除稀疏波的过热现象,同时在求解激波问题时又能保持与传统单元中心型拉氏方法相同的激波捕捉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维理想弹塑性流体的数值模拟及壁热现象的抑制
    李肖, 孙晨, 沈智军
    计算物理    2020, 37 (5): 539-550.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141
    摘要298)   HTML2)    PDF (3643KB)(898)   
    针对一维理想弹塑性流体的Wilkins模型,提出HLLC型的近似黎曼解法器.该解法器引入塑性波并保证波的个数和真实的物理情况一致,其中波速选取由波系的特征分析来确定.整个算法实施简单,无需迭代,为减少强冲击(稀疏)模拟时的壁热误差,设计相应的壁热粘性,有效地抑制了非物理的壁热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钚氧化物中氢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张乐, 孙博, 宋海峰
    计算物理    2020, 37 (5): 595-602.   DOI: 10.19596/j.cnki.1001-246x.8118
    摘要255)   HTML2)    PDF (9461KB)(1134)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原子级热力学方法,系统研究H、H2在PuO2和α-Pu2O3中的吸附、扩散和溶解行为.研究发现:氢的上述行为均是吸热过程,但在α-Pu2O3与PuO2中有显著不同:在α-Pu2O3中H可自发聚合成H2,但在PuO2中H难再聚合;在α-Pu2O3中H、H2均能扩散,通常H会聚合成H2再扩散,在PuO2中H2解离后才能扩散,且PuO2中H沿高势能面的扩散比α-Pu2O3中H2扩散更容易;在氢压、温度驱动下,氢在α-Pu2O3中存在H2溶解到H+H2混合溶解机制的转变,平衡气压PH2远小于H在PuO2中溶解的情况.基于此,给出PuO2和α-Pu2O3中氢行为的微观图像和PuO2的阻氢微观机制:PuO2表面限制H2解离、渗透,PuO2块体限制H的溶解,但不阻止H扩散.结合钚氧化层表面氢行为研究获得了钚氢化孕育期的微观机制,为孕育期全过程理论建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